造訪布拉格時適逢周末,這個洋溢著生命力的音樂之都活動不斷。
才抵達卡夫卡廣場Náměstí Franze Kafky,就聽見的歡快的合聲。
往舊城廣場的方向走去,歡快的合聲來自聖尼古拉教堂Iglesia San Nicolás階梯上。
一隊活潑的合唱團在瑟瑟寒風中抖擻的唱和著人聲。
這天的氣溫依舊低迷,陰霾的天空一片晦暗。
這些孩子邊唱邊揮動著肢體,在這個美麗古老的廣場強力播送著歡樂與朝氣。
像是在說:你看,只要這樣歡快的唱著,總會撥雲見日。
人們不禁停下腳步,感受這種純真的生命力。
在過於冰冷的布拉格春日中,溫熱旅人的眼眶。
這些孩子被寒風棟得通紅的粉嫩雙頰,在結束表演後露出真誠燦爛的笑靨。
稚氣的用誇張的肢體動作謝了幕後,我們便往廣場中央移動。
或許時值復活節前後,廣場的草坪擺著彩蛋裝飾。
廣場中央有許多攤販,為了遊客,添上了過於刻意的歡樂氛圍。
雖是為了遊客添上的刻意的歡樂,確實,還是令遊客像逛著市集般莫名的雀躍。
在舊城廣場的攤販中,有許多販賣肉桂捲Trdelník、酸白菜培根馬鈴薯Halušky、
捷克香腸klobás或是老布拉格火腿Pražská šunka的攤位。
其中,酸白菜馬鈴薯與老布拉格香腸都是以份量計價,購買前要"非常"小心。
以下有個當冤大頭的經驗。
話說,出發前已有聽聞關於這個老布拉格火腿的銷售手法。
因為是重量計價,所以切的越大塊,價格當然越高。
重點在於,攤販不會自己衡量你的人數多寡,總希望切越大塊給你越好~
所以,如果真的想試試當地這種小吃,最好一開始就跟攤販表明預算與分量。
當我們行經這個老布拉格火腿的攤販前,說真的,發散的烤肉香氣十足迷人!
於是我們決定要嚐嚐看。
攤販看到我們駐足詢問價錢,喜孜孜的~~
當然,兩人一組的我們(其中還有一人小鳥胃),一開始便表明只要一點點。
這時,攤販像是沒聽見似的,大刀一舉起來!
我們趕緊再加大音量說:只要一小塊就好了!我們只有兩個人!
此時,攤販依舊裝作沒聽到,大刀一揮,切下了驚人的份量!
看到這個分量,我臉色已經有點鐵青。
接著,攤販豪氣的將肉盤往秤子上一放,我心裡非常不高興!
小鳥胃的朋友說:這個分量太大了,我們只要一小塊。
這時,攤販的表情轉為奸邪,也或許一開始就是奸邪,當時的我沒發現而已。
說:這個就是依重量計價,我已經切了。
接著我說:我們只有兩個人,而且我們說了只要一小塊。
攤販露出更加奸邪的臉說:我已經切了。
說真的,面對這種不誠實的銷售手法,我們大可直接走人,不買單。
雖然有受騙的感覺,但換算後接近30歐元,也依舊是可以負擔的價格,
且眼見他手上拿著大刀,人在異地也不想惹麻煩,最重要的是不想壞了興致。
還是臭著臉付了錢,一個謝字都不想說。
這個事件,可以說是唯一的布拉格不開心!
事後回想,或許我們也應該下達清楚的指令,好比我們要買300克之類的。
雖說他們也沒有先詢問我們要多少的意願,但畢竟身為觀光客的我們還是可以更加防範一些。
所以下次,如果還有下次,我想我會大聲的說:請給我300克!
付了錢後,我們拿著這四人份的老布拉格火腿到廣場上設置的方便大家站著用餐的桌子,
再買了一杯用糖與香料熬煮的熱紅酒,想要暖暖身子消消氣。
是說這麼大塊的火腿,這樣的價格也不算是太貴。
但是我並沒有預期要用這種價格享用這種街邊小吃。
最重要的是,感受真的很差!
我還帶著尚未完全消弭的沮喪,意興闌珊的吃著本來就不太喜歡吃的豬肉。
攤販給的塑膠刀叉無法切下烘烤的酥硬的外皮,再次提醒我的不滿。
這時,與我們同桌的老伯伯,正在優雅地吃著合理的一人份量火腿,大概看不下去我們兩人的笨拙,
對我們比手畫腳,意思是說:可以把肉翻面,就著肉的部分切。
我們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道謝後趕緊翻面,輕鬆的用塑膠刀叉切下柔軟的火腿。
雖然不是太驚人的美味,卻完全沒有豬肉的羶氣,肉質也柔嫩,算是及格的滋味。
這麼大塊的火腿,當然是無法吃完的。
溫暖香甜的熱紅酒喝到底的時候,不高興的情緒也消散的差不多,
放棄吃不完的火腿,繼續遊覽這個古老的廣場。
舊城廣場占地不大,卻總是聚集了大量的遊客。
廣場周圍幾乎都是富涵歷史意義的華美建築。
眼前這棟華麗建築是葛茲金斯基宮。
外牆以色彩鮮豔的石灰粉飾,基座原為哥德式的規模,後來改建為文藝復興式建築,
幾經整修之後,成為現在的洛可可樣式的豪宅。
原本是18世紀葛茲伯爵的豪宅,後來被外交官金斯基購得,命名為葛茲金斯基宮。
現為布拉格國立美術館分館。
雜沓的人聲總讓我失去尋訪的興致。
順著廣場周圍街道走出去,幾步之外,再次拾得了閒適古城韻味。
古老的石塊,散發著不容抹滅的莊嚴。
我想,我永遠不會懷念舊城廣場的喧囂。
那些孩子簡單動人、青春乾淨的合聲,成為我獨家的布拉格舊城印象。
這幾步之外的閒適,嫻靜絕美的風華,
才是我心中永恆的金色城市。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