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人會問(假如有人在看的話),為什麼是迦納?
因為,我選用的是來自迦納,由迦納婦女純手工萃取的初榨未精製乳油木果脂。
乳油木,又稱雪亞果或非洲果,原產於非洲。
在非洲,乳油木被視為是神聖的植物,只有女性可以摘採與製造,男性是被禁止碰觸乳油木的,
因此有了"女人的黃金The Woman's Gold"稱號。
非洲人將乳油木廣泛的用於食品與醫療上,是主要的食物與脂肪來源。
傳到了西方,則主要應用在化妝品產業上。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農夫摘取綠的恰到好處的橄欖的畫面?
要得到乳油木果就跟橄欖一樣,非洲婦女要先拿一根樹枝去搖晃乳油木,讓乳油木果從樹端掉落,
然後,頭上端正頂著籐籃的非洲婦女再去一一撿拾掉落的果實,將豐收的果實裝在籐籃裡,
再用非洲婦女特有的帶著原始野性的優雅,端正的再把籐籃頂在頭頂,帶回土屋的空地上。
果實曝曬數日(不超過一星期,不然會發芽)後再篩選果實,篩選好,
去除果實的果肉後,邊用水清洗邊去掉果實上的果皮。
然後以水煮(不用煙燻,因為煙燻的味道會不好)至不黏稠的狀態後,便可撈起再放置陽光下曝曬,
曝曬前再次將優良的種子與壞掉或是發芽的種子分開來,曝曬2周後,便可將果實放入石臼中輕輕搗開,
但要小心力道,不能破壞果核。然後再清洗,再篩選是否有發芽或壞掉的果核。然後乾燥這些果核後,
放入麻袋或糧倉中儲存。
看到這裡,已經覺得這工作也太辛苦了嗎?
接下來,還要榨油~~
榨油之前,還要再一次清洗、曝曬,果核乾燥後就以石臼木杵搗碎。
搗碎後就可進行烘焙、研磨,研磨後靜置一天,就要進行5次的純手工費力洗、揉、和、打、拍、攪、撈,
此時乳油木果脂就會初步形成了。接著就是加熱撈出雜質,再以乾淨棉布過濾,
冷卻後就能得到雪白的乳油木果脂。
看到這裡,有沒有覺得這真的是種很珍貴的油脂?
迦納,是西非一個國家,在殖民時代就以出產黃金聞名,所以沿海地區也被稱為"黃金海岸",
直到現在,迦納依然是黃金的主要生產國之一。
以咖啡粉作分層線,上層的陽光色澤是使用胭脂樹粉調色,再以金盞花瓣營造落英繽紛之感。
眼尖的人應該會發現,這款皂很眼熟。
沒錯!"迦納的午後"跟"迦納陽光"是同樣的配方,也就是說跟"乳油木橄欖滋養皂"是同樣的配方。
(迦納陽光介紹請見 http://hsiaotsan0325.pixnet.net/blog/post/290935384)
(乳油木橄欖滋養皂介紹請見 http://hsiaotsan0325.pixnet.net/blog/post/290935243)